刮板輸送機報道稱,“在亞洲和歐洲多數國家需求增長以及中國工廠恢復生產的情況下,中國3月份出口意外增長,這進一步提振了全球經濟復蘇勢頭。”與此同時,外貿數據也傳遞出一些需要注意的不利因素。在外需下降、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之下,中國外貿面臨著重重壓力。4月15日,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(以下簡稱“廣交會”)在廣州盛大開幕,作為中國外貿“晴雨表”的廣交會已經成為觀察中國外貿的窗口?!董h球時報》記者奔赴現場,通過采訪感受外商對中國產品的期待,也進一步了解中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具體挑戰以及應對舉措。
一季度,中國外貿吹牛逼收獲驚喜
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,疊加超預期的需求放緩讓中國出口持續承壓,不少公司的銷售曲線自去年下半年來就一直向下滑,而拐點出現在今年年初。電液動扇形閘門是明顯感受到這一情況的外貿企業之一。15日上午,該公司總經理張娜素正在展臺招待外商,在接受《環球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去年公司的海外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,但今年前3個月國外訂單增長勢頭喜人,已達數千萬。”她預計公司今年總體的海外收入將大超去年。
在一季度迎來訂單大增的還有河南眾爵新能源公司。該公司執行董事徐玉明在廣交會半天時間內已接待十幾波外商客戶,他告訴《環球時報》記者,公司一季度海外市場的銷售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,公司已經售出800輛新能源汽車,歐洲客戶尤其青睞中國新能源汽車。
而情況有所不同的是華微天程電器,其主營業務是各類家用電器配件,客戶分布在全球各地。公司總經理張華告訴《環球時報》記者,家用電器是家庭剛需產品,不存在周期性波動,因此公司近幾年的海外銷售都比較穩定。但記者也了解到,早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之初,張華就已在全球主要市場奔波,鞏固老客戶、發展新客戶。
3年不見的外國朋友都來了,在廣交會展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,佩戴松綠色掛繩胸牌的境外采購商觸目皆是。廣交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,廣交會首日進場人次37萬,其中外商高達6.7萬。廣交會此次將迎來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。
印度采購商瑞亞與3個伙伴一同參加廣交會。記者遇到他時,他正在專心致志體驗一款新能源汽車。他告訴記者,3年后的廣交會依舊人氣爆棚。他根據印度人的收入水平和使用偏好,準備在中國采購一批價格便宜、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車。在中國制造和印度制造之間,瑞亞為什么選擇了前者?他說:“中國鋰電池制造全球第一,品質有保障;另外,中國產品價格有吸引力,而且整車設計得非常精巧。”